7月30日早盘,旗天科技再次一字涨停,涨停板封单一度超过24万手,这是该股连续第三个“20cm”的涨停板。在此番大涨之前,公司股价已处在十年来低点区间。在收获3个涨停板之后,公司股价回到7.26元/股,最新A股市值逼近50亿元。
桑弘羊是历史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因倡导“与民争利”受到了后世的唾弃,可在汉武帝“名垂千古”的背后,正是被很多人辱骂的桑弘羊,他不仅是汉武帝的钱袋子,更是整个汉朝的钱袋子。
抛开个人因素来看,桑弘羊的很多财政政策十分出色,他对汉朝财政的贡献,不仅保证了汉武帝能够有充足的底气与匈奴开战,也保证了汉朝没有被长时间的大战拖垮,能够安稳的延续下来,因此桑弘羊的一些财政政策,直到今天依旧被沿用了下来。
商业背景
汉武帝能够成就自己的威名,除了个人能力以及众多优秀的将领外,文景之治时期对汉朝打下的经济基础最为关键,汉武帝是历史上仅有的几个对游牧民族敌人造成毁灭性打击的皇帝,想要完成这一壮举,背后自然是深厚的财力所支撑,那么文景时期的经济有多么强大呢。
《史记》等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汉武帝继位后是注定要打匈奴的,因为汉武帝不去“浪费”这些钱和粮食,最终也会因为各种原因消耗掉,可见当时汉朝的整体经济水平。
而文景之治能够达到这样的国家税收,其主要原因在于商业的发展。
文景时期,国家非常鼓励商业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这让汉朝涌现出大量的商业家族,其中洛阳地区俨然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大量商业家族百花齐放,同时,这些商业家族不仅在汉景帝时期有很好的表现,在汉武帝时期也有不错的发展,汉武帝身边的“钱袋子”桑弘羊就出生于洛阳的商业家族当中。
桑弘羊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个“神童”,因为他早在十三岁那年,就已经“精于心算”闻名整个洛阳,还因为天赋秉异进入皇宫当中,成为了汉武帝太子时期的伴读。
对于桑弘羊进宫这件事,曾有一些学者表示和家庭背景有直接关系,类似于后代的“捐官”,但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非常低,一方面,当时的桑弘羊还没有成年,即使他的家族有足够的权力,也不会选择让他少年时期就进入宫中。
另一方面,太子伴读的身份何其重要,如果不出现意外,大概率会成为以后的高官,还可以获得未来皇帝的青睐和信任,这可不是“花钱”就能获得的职位,因此桑弘羊毫无疑问,是凭借“真才实学”入宫的。
那么桑弘羊对汉武帝有多大的帮助呢,又为何被后世辱骂了两千年呢。
桑弘羊的能力
汉武帝正式掌权后,立刻开始筹集对匈奴的进攻,从结果来看,汉武帝大获全胜,可其中的过程却十分艰难。
文景时期的汉朝的确非常有钱,可这些钱是建立在对军队的投资非常低的情况下,当汉武帝开始大力整顿军备后,国家财政立刻面临到巨大的压力:马匹、盔甲、刀剑、弓箭、补给、抚恤等,任何一项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桑弘羊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开始想办法为汉朝赚更多的钱,桑弘羊在经济房门的措施可以集中在三个层面当中,分别是:收税、发展经济以及稳定市场,其中收税方面成为了他受到后代抨击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的封建时期,税收方式和现代社会大有不同,现代社会的税收早已隐藏在日常的交易生产中,以钱的方式直接收取,例如某个商品的交易金额中会有多少钱是税收,在一场交易当中,总交易金额的一部分会成为税收。
可是在封建时期,税收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有大量的物品,例如粮食、布匹等,于是桑弘羊就改变了这种税收方式,他让各地官员将收到的物品直接在当地进行交易,然后以钱的形式交由国库,这项举措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减轻了地方上的压力,同时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商品充裕的情况下,经济活力会获得大量提升。
不过这种做法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当地的物价会受到改变,导致商品利润降低,最终这些物品的税收价值反而会变低,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桑弘羊也有合适的办法,那就是通过国库内的物品来调节物价,让当地物价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这就是桑弘羊的平推法和精输法。
除了这些举措,桑弘羊在税收方面也非常的有先见之明,他很好的预见了税收中的两个“大头”,分别是富人和高利润产品。
在针对平民的税收当中,每个人能够贡献的税收是不同的,一个农民无论如何收税,最终的结果都微乎其微,可富人就不同了,针对富人收一点点税,最终的数字都会十分惊人。
其次,桑弘羊将盐、铁、酒三个类目全部划入国家管理当中,虽然这些产品可以允许地方上进行生产,但不允许地方上进行销售,需要由国家统一进行销售,这三个类目的利润有多恐怖,从现代国家便可发现,因为直到现在国家依然控制着盐和铁的生产与销售,仅仅将酒类进行放开。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举措,桑弘羊为汉武帝挣下了一大笔钱,根据记载,汉武帝在位期间,超过四十年都保持着战争状态,文景之治时积累的财富很早之前就花的一干二净,剩下的军队之处几乎全部靠着桑弘羊的一系列举措才能够维持下来。
除此之外,桑弘羊的最后一项举措也得到了后世所有人的认可,那就是“铸币”。
汉武帝时期使用的钱币为铜币,铜币的制作工艺较为简单,很多人都会私下制作铜币,尤其是王爷等地方权贵,于是桑弘羊就下达法令,由国家去统一制作铜币,这不仅保证了铜币的交易稳定,同时也杜绝了一些人私自制造铜币对重金属浪费的情况,纵观汉武帝时期,无论战争对国家消耗的影响有多大,国家财政依然保持了稳定。
那么如此厉害的桑弘羊为何会被后世辱骂呢,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桑弘羊为君不为国,与民争利,另一个是桑弘羊违反了大众观念中轻徭役的理念,那么桑弘羊真的做错了吗,针对桑弘羊的评价,司马迁所写《史记》也不能作为主要评判标准,因为司马迁比桑弘羊死的早,无法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评判。
桑弘羊的是非对错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桑弘羊的所有做法其实并没有过错,只是因为他得罪了一些人,因此受到了很多辱骂,那么这些辱骂他的人都来自哪些阶层呢?
在历史记载中,攻击桑弘羊的人主要为读书人,可这时的读书人和后世的读书人完全不同,那时的读书人是权贵阶层的代表。
根据考证,汉武帝时期确实已经出现了纸张,不过纸张依旧不够普及,属于奢侈品,且印刷术也没有出现,就连汉武帝在读书时,也是以竹简为主,这代表那个时候能够读书的人,家里一定非富即贵,简单来说,那时的读书人代表的是贵族利益和大家族利益。
这些人之所以会攻击桑弘羊是因为桑弘羊直接影响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向富人收税,国家直接管控高利润产品,国家统一管理钱币等,任何一项都会让富人的收入急转直下,因此他们才会去攻击桑弘羊。
就拿所谓的与民争利来说,古代封建时期,普通人是很难接触到商业的,必须有权力作为依靠,因此这些人口中的“与民争利”实际上是与权贵争夺利益,因此桑弘羊才会遭到大量的辱骂和攻击。
同时,桑弘羊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以农业为基础去发展国家的人,在《盐铁论》中曾记载:“贤圣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
这代表桑弘羊极力主张国家发展商业和工商业,且十分注重由国家直接介入这些行业当中进行管控,这代表国家不仅可以掌握其中的利润,同时平民也可以进入当工商业和商业当中。
可想而知,桑弘羊的理念对当时的贵族阶层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国家直接管控商业和工商业,国家收入得到保证,平民也有了更多的发展渠道,唯独权贵阶层失去了垄断能力,无论是收入还是影响力都会直线下滑,久而久之,他们的发展不仅会停滞,还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其实从后世经济领域对桑弘羊的学习与抄袭可以看出,桑弘羊的经济理念与政治理念非常的先进,若桑弘羊的理念得到保持和发展,后世的汉朝完全可以用经济手段来制裁周边的游牧民族,以此来达到牢不可破的统治地位。
因为在桑弘羊的众多商业理念当中有这样一条:“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简单来说就是向周边不断输出黄金、布匹等有高价值但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同时向国外购买有实际价值却价格较低的产品,同时控制会影响战争的物资,例如铁等产品,就可以牢牢控制其他国家,达到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结语:
桑弘羊作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经济奇才,其在经济上的先见之明和实际布局方面的能力绝无仅有,仅仅支持汉武帝打败匈奴这一点,便鲜有人可以做到,不过可惜的是桑弘羊触犯到了大量权贵的基础利益,因此在汉武帝去世后便遭到了针对,他的很多措施也没有延续下来,可这并不影响他所铸就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盐铁论》桓宽 西汉
[2] 《史记》司马迁 西汉
[3] 《资治通鉴》西马光 北宋股票配资论坛网
发布于:天津市